第243章 不问鬼神_鹅的三国
笔趣阁 > 鹅的三国 > 第243章 不问鬼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3章 不问鬼神

  宴席结束,黑熊邀请诸葛亮同榻而眠。

  寝室内吹灭了许多烛台,只在桌案处留下一座烛台。

  羊油灯下,桌案上铺着牛皮地图。

  黑熊向诸葛亮详细讲述自己的家底,以及顾虑。

  家底财富之丰厚,自然是令诸葛亮咋舌。

  但顾虑也有两个,第一是黑熊族亲寡少,戚族中马氏独大;算上即将迎娶的蔡贞姬,蔡氏在军队、关中的影响力,远远比不上马腾。

  马氏一族极有可能会融合,再算上诸葛亮带来的马良,一个十分壮观的茂陵马氏即将成型。

  马腾父子欠缺的文化影响力,马氏嫡流不缺,但马日磾、马宇死亡后,马氏文化影响力大衰,而马良的出现,将接替、填补马氏大儒的空位。

  马氏的壮大,几乎已经形成定局。

  无数人会交好这个家族,他们将以马氏为首,成为黑熊的重要支柱。

  但马氏军权上并无什么压倒性的优势,连黑熊手中兵力十分之一都没有。

  所以吕氏之乱这种事情,目前发生的概率很小。

  除了这个顾虑外,第二個顾虑就是根基极端浅薄,经不起失败的打击。

  现在曹操集结主力,开始顺着冰封河面向黎阳进兵。

  黎阳决战在即,无数人在观望、等候黑熊的决断。

  而这个敏感时期里,朝廷敕使已经快到抵达关中。

  黑熊怀疑敕使团队的任务就是拖住自己,给曹操争取时间。

  只要自己不出兵,袁尚、刘琦、刘备以及内部那些企图依附自己,想借自己之手兴复汉室的士人都会失望。

  诸葛亮听后,就说:“马氏壮大之势已不可遏制,主公又答应了河北婚约,可借袁氏之力压制马氏。”

  只要避免后宅某一家独大,那很多细碎问题自然而然的会被时间消磨掉。

  诸葛亮也只是略作犹豫,就问:“敢问主公,夫人是何出身?”

  “我劫持二袁脱身河北时,车内有袁氏兄弟三人正妻。袁谭为脱身杀妻盟誓,袁熙妻子亦用发钗自戕,事后为我所救。”

  诸葛亮也不清楚甄宓姓氏,知道她是袁熙的妻子,就可以了。

  诸葛亮听着嘴不由张开,几番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忍住。

  随即黑熊就说:“我前几日撤军归来时,也与她说了袁尚联姻之意。未来几年,我会迁入甘泉驻屯,以便塞外用兵。袁氏陪嫁中必有奸细耳目,这些人来之前,我会设立别馆。”

  诸葛亮这才松一口气:“若能隐瞒数年,臣无虑也。臣就担忧此事泄露,袁熙举兵依附曹操,使河北轻易落入曹操之手。”

  “先生担忧的有理,我也顾虑此事。”

  黑熊说着笑了笑:“人最怕什么,往往这种事情就会发生,难以阻止。”

  对这个说法,诸葛亮陪了个笑容,就问第二个关键问题:“那黎阳之战,主公欲如何处之?”

  “我不能放任曹操攻克黎阳城,黎阳西城也不能给他。”

  黑熊说着起身从架子上又取来魏郡、东郡的地图,铺开后指着黎阳城:“曹操秋季未能围破二城,如今又来,是想用冬日积蓄之锐气,破二城久围之困顿暮气。除此之外,他更想围城打援,挫伤河北精锐,进而分兵大肆破坏!”

  诸葛亮自然能理解,袁尚不能放任二城被围破,如果围破期间袁尚什么都不做,河北人心惶惶,谁还敢给袁氏效力?

  袁尚必须救援,所以黎阳城外必然爆发一场野战。

  退回一步,曹操如果采用特殊战术破城,除了挫伤河北士气之外,是无法挫伤、打击河北精锐的野战力量。

  那接下来曹军就被动了,是全军直扑邺城,还是直扑邺城的同时分兵抄掠、破坏?

  全军直扑邺城,粮道会受到破坏;分兵抄掠破坏河北、扩大曹军控制区域……那么进围邺城的军力规模会缩减,爆发野战的优势降低;外出抄掠的各种分队,也有遭遇野战伏击的隐患。

  所以必须把河北精锐从邺城勾出来,重创对方,挫伤河北的士气。

  只有这样,才能乘胜追击,同时分兵破坏河北春耕、元气,为大军掠夺宝贵的补给。

  机会合适的话,曹操重演徐州之事也是正常的。

  曹操估计也不奢望一战攻陷邺城,但他一定很想大范围破坏河北的春耕。

  只有这种程度的摧残破坏,才能让河北人感到恐惧;才能在后续饥饿中反省并后悔,从而为将来兼并河北降低阻力。

  黑熊简单讲述自己的看法,就说:“我不能让曹操破黎阳二城,更不能让他重创河北精锐、破坏河北底蕴。可这样的话,曹操兵败黎阳,其威望大损,我就担忧中原人弃曹操,而迎刘豫州。”

  诸葛亮听了抬手捏自己很纤细的小胡子,他也在思考刘备取代曹操的可能性。

  有庞统在,刘备进发中原时,在庞统支持下,刘琦会出大力协助刘备。

  刘备如果打的凶猛,那朝廷方面真有可能会暗算曹操。

  现在的曹操,连个像样的继承人、政治替补人物都没有,一旦曹操本人被袭击,那曹氏就崩了。

  举关陇之众与曹操对抗是一回事,与朝廷对抗又是一回事。

  曹操为代表的朝廷,是河北的死仇;可把曹操换成刘备,那么为了对抗己方,河北极有可能加入朝廷一方。

  诸葛亮捏须:“主公言下之意,助战黎阳,却不能伤曹操根基?”

  “嗯,曹操前后十余万大军进围,耗费钱粮人力无数,不能取城反败于河北,我怕他会淹死在黄河里。他若被黄河水伯招成女婿,岂不是麻烦了?”

  见黑熊还有心情调笑,诸葛亮也跟着呵呵做笑起来。

  他父亲生前担任过泰山郡丞,那时候泰山名士胡毋班扬名的故事就是帮泰山府君送信,将信送给女婿、黄河水伯。

  黑熊看着诸葛亮的笑容,一时之间心情有些复杂,就问:“先生如何看鬼神之事?”

  诸葛亮敛笑,忍不住又笑,神态开朗:“敬而远之。”

  黑熊抬手摸自己下巴,又问:“先生应该也多少听说过一些与我有关的传说,那先生怎么却来关中?”

  诸葛亮收敛笑容,说:“以亮之性,与曹操不合;河北党争酷烈,江东土客矛盾不亚河北,皆非善处。刘伏波左右有庞士元,刘豫州麾下有徐元直为肱骨。益州刘季玉又非雄主,放眼天下,亮只能来关中一试。”

  诸葛亮说罢拿起黑陶茶壶给自己倒茶,茶水温热,喝一口细细品味:“算起来荆州亦有主客之争,元直效力于刘豫州,亮远奔关中,便是佐证。敢问主公,当初执意以孤军进取关中,可是忌讳荆州主客之争?”

  “略有一些吧,当时论名望我远不如刘玄德,论麾下更是远远不如。凡开创基业,就没有不杀人的。”

  黑熊也翻开一个杯子让诸葛亮倒茶,喝了半杯,继续说:“我从中原纷乱之地走出来,内心深处是十分喜欢荆襄之安宁繁华。我实在是有些不忍心为一己之私,摧破襄阳这等天下乐土。”

  又饮尽剩下的茶水,黑熊就说:“仰仗太史文恭、甘兴霸之勇猛,我才侥幸树立这番基业。九月时,只是想与匈奴会盟,见其势大到难以制衡的地步,这才袭击其单于,破其于疏忽之际。真论起来,我远不如曹操、刘玄德这等宿将。”

  琢磨着该怎么向诸葛亮透露一些小手段,不能像对待甘宁那样粗暴。

  诸葛亮眼中行军打仗之际散布各种流言,只是兵阴阳、兵形势的基本操作罢了。

  就比如黑熊与吕布之间的流言,此前没有,怎么好端端的进攻匈奴的时候滋生了?

  还不是因为吕布、张扬旧部、乡党陆续返回太原北部,以及吕布在匈奴人中的威名罢了。

  诸葛亮的眼中,很多突然出现的事情,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因素。

  他不好奇这些深层次的因素是什么,再深究也不过是趋利避害。

  如今见黑熊谦虚的推崇曹操、刘备,诸葛亮则神情严肃说:“用兵有如主公者,当世难寻,主公不必自谦。”

  诸葛亮想了想又说:“以曹操之能,至多节制三万;刘豫州性情刚烈缺乏韬略,是前锋骁将,若为大军主帅,势必自误。而以主公之能,纵然不及淮阴侯,但也不差多少。”

  “先生不要这么说,我不过是取巧了,不过是用匈奴的兵法击败了匈奴。”

  黑熊真有些不好意思,暂时放弃探讨鬼神异术,就问:“那先生能将多少兵马?”

  闻言,诸葛亮轻咳两声,神情自矜:“臣隐居隆中时,常有自比管仲乐毅之语,时人多笑之,不知主公如何看待?”

  “那就先验证先生管仲之才,然后再验证先生乐毅之才。”

  黑熊做出决定,就说:“待我成大司马,开府,就以先生为长史。”

  诸葛亮本能的认为这是理所当然、人尽其才,却问:“南阳陈孝起躬行无错,就此替换,有失公允。”

  “若只是三辅,陈孝起自能总揽全局。如今又添弘农、河东、太原、雁门四郡,我撤军时又收复西河、安定与上郡。自三辅外,又增七郡,已非陈孝起能署理。”

  想了想,黑熊一笑:“我会沟通刘玄德,让南阳郡守麋子仲举陈孝起为孝廉。待大司马公府成立,我会请托陈孝起奔赴许都,答谢天子,进献方物。”

  照例来说,朝廷会走流程,挽留陈震在许都任职,充当黑熊在许都的代言人。

  陈震不愿意留在许都,朝廷也会走完流程,征陈震为议郎之类的闲散廷臣,过个几天拜为郡守外放。

  怎么说呢,这天下依旧是汉室朝廷。

  政治上来说,只是一些州牧、将军与曹司空有些矛盾罢了,原则上大家都是汉室臣子。

  对许都百官来说,现在天下叛臣只有一个河北袁氏。

  袁氏消灭后,才会指认其他州牧、将军为下一个叛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xn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2xn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