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形势不妙_鹅的三国
笔趣阁 > 鹅的三国 > 第197章 形势不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7章 形势不妙

  天色渐渐明亮,黑熊在附近的屯戍坞堡里过夜。

  入睡后难得做梦,来到一片群山环绕的山谷。

  群山各有溪流汇出凝聚在谷中形成湖泊,这些湖水又冲刷两山之间的峭壁石岩,冲出一条向外流淌湍急河流。

  湖泊边上田野阡陌纵横,却没有播种,也没有屋舍,只有两株桃树。

  当黑熊看到这两株桃树时,彼此之间距离瞬间拉近,仿佛瞬移一样,也可能仅仅是他的视线聚焦、迅猛拉近了观察距离。

  几乎是本能认出了这两株桃树,一株是寿桃,一株是血桃。

  周围田野之上皆是杂草,远处两匹马儿欢快吃草。

  黑熊再次瞬移,就见马儿之间躺着个七八岁少年,用田野杂草编成头环,装饰着黄白小花,正呼呼大睡。

  再看远处,立着一排排持戟叉腰的石雕、木雕。

  他也一眼就认出来了,木雕是一二级的道仆,石雕是道兵,当首的是高顺、袁术。

  除此之外,再无什么了。

  其他白法力洗练的皇菊、薄荷、艾草之类,都被归类于杂草,埋没于各处,不值得梦境单独显化。

  只是转了转,黑熊身形连着梦境一起崩散,碎片化成白光。

  等他重新睁开眼,已经是新的一天。

  他走出土楼,就见金色阳光洒在不远处的山壁之上。

  坞堡各处炊烟升起,早起的老人、少年驱赶兽群,他们都骑着马,也有一些青壮年步行跟随。

  但看这些青壮年的衣装、气质,地位与匈奴人的奴仆类似。

  经过昨夜魏越的介绍,黑熊已经知道周围戍堡里的人都是当年朔方四郡内迁的军民,普遍是戍军为主。

  各戍堡维持着军事管理制度,头目也是世袭,就连官职也是私下传承。

  就比如这里,管理戍堡的原本是吕家。

  魏越受伤残疾返回后,就由魏越管理。

  吕布败亡后,子女已被曹操诛杀一空,所以由魏越继承‘越骑校尉’这个内部称呼。

  周围戍堡也是类似,青壮年追随吕布、张扬在外创业,两人灭亡后,青壮年也折损严重,能回来的也多是轻微的半残疾。

  见他睡醒,仆人通知魏越,魏越当即来邀请。

  现在汉胡对抗越来越激烈,周围一些杂胡部落已经开始杀戮劫掠来的男女,向远处逃遁。

  等这些杂胡再杀回来时,必然会结成更大的军事同盟,这就不是戍堡能抵抗的。

  魏越来时,就见土屋内黑熊与吕布面对面而坐,吕布正用黑白棋子在地图上推演战况。

  其实是黑熊一心二用,自己拨弄几个棋子,再控制吕布拨弄几个棋子。

  魏越本要开口,顿时闭嘴,小心翼翼靠近。

  现在吕布不能开口说话,但手脚齐全,力量更大。

  对于这种状态下的吕布,魏越也没什么好恐惧的,起码吕布每日还能清醒那么一段时间。

  如果几十年、上百年时间里,还是这样的状态。

  这跟长生有什么区别?

  虽说不能吃喝,也可能无法再跟女子玩耍,可魏越三十几岁已经厌倦了这些。

  如果可以的话,他也想变成自己兄长这种状态。

  各处戍堡里身形伟岸的少年足有近百人,而上一代里的‘长人’数量更是有限。

  所以他已经对得起祖宗了,若能追随兄长让形体长久存留于世,那人生又有什么可遗憾的?

  故而他十分殷切,对自己的事儿也越发的上心。

  随着他靠近,黑熊吕布也只是回头看了他一眼,就继续推演。

  魏越也不敢打搅,就跪坐在侧旁,观望推演的局势变化。

  见牛皮地图很大,竟然将荆州、扬州也囊括进来。

  最让他感到诧异的是,吕布竟然将刘备、刘表也当成了假想敌,在武关道南端布置了七颗棋子。

  魏越通过观察已经判断出一颗棋子大概等于两三千人,也就是说吕布始终在警惕刘备、刘表的偷袭。

  当然了,刘备不具备这個实力,他必须依靠刘表借兵,才能聚集两万规模的军队。

  可是交州牧张津、江东孙权,以及曹操会放任不管?

  所以只是推算的极端情况,不能忽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,但也不能太过重视。

  外围势力都是这样相互攀咬、制衡的状态,而让魏越最在意的是西河匈奴。

  左贤王刘豹已经逃到离石,正在那里征集匈奴各部;紧接着刘去卑也逃向西河,逃的时候汇合了兹氏城中的王庭贵族,给刘豹带去了祭天金人。

  黑熊不在意刘去卑的生死,他对祭天金人很感兴趣。

  但更想跟刘豹打一场决战,所以这种情况是他放纵才产生的。

  地图上推演小半个时辰,魏越看到了最终的决战兵力。

  刘豹五万人,还有两万援军,位于兹氏;牵招两万人,在北边晋阳;黑熊两万人,在南边雀鼠谷。

  明显这是要做出撤退的姿态,引诱刘豹来追。

  雀鼠谷是汾水河谷,不能说多么险峻,但绝对是河东、太原之间大军通行的必经之路。

  如果黑熊带着战利品撤入雀鼠谷,那匈奴人数量再多,发动追击的时候,战场宽度有限,是无法发挥人力数量优势的。

  只能轮番进攻,将数量变成耐力,以连绵攻势进行消耗。

  所以刘豹想要发挥数量优势,必须抢占雀鼠谷;可越是提前抢占,刘豹的动员时间就紧迫,会导致前线军队与后方援兵脱节。

  雀鼠谷东面山区还有两条小路,不适合大军通行。

  雀鼠谷一战,几乎难以避免。

  除非黑熊放弃战利品,带着军队快速撤离。

  现在撤离的话,刘豹来不及动员,缺乏兵力优势,是不敢阻拦的。

  这是刘豹继任单于的立威之战,他必须打,狠狠地打,否则无法慑服河西诸部,更别说统御外围与鲜卑激烈对抗的那些匈奴。

  外围的那些匈奴,几乎跟鲜卑人一样的凶狠。

  刘豹缺乏军事威望的话,是很难调动、收拢这些外围部落。

  黑熊不可能放弃战利品,刘豹也缺这场继位立足之战,而牵招呢?

  太原郡兵撤归,王允一族覆灭导致豪强大姓人人自危,那么一支联合军就能诞生。

  他们不敢轻易靠近黑熊,只会先聚集起来。

  等到刘豹与黑熊主力相互咬住不方便调兵时,牵招的军队才会集结、靠近战场附近。

  雀鼠谷战场很妙,汾水从中间分开,汾水上游就是连绵的沼泽与各种破碎的湖泊。

  决战时匈奴人在西边,关中兵在东边。

  牵招的太原兵不会从东边或西边靠近战场,匈奴人已经不敢相信汉军的诚意,包括太原兵。

  如果太原兵真的从汾水西岸靠近战场,又没有引发匈奴人的警惕,那就说明他们真的与匈奴人存在亲密的信赖关系。

  也就说明,王氏内通匈奴,导致关中兵被右部伏击这个罪名,是可以坐实的。

  至于太原兵从汾水东岸驰道进行进军、靠近,以黑熊现在的信誉,想必牵招愿意,太原人也不会愿意的。

  所以牵招的太原兵只能等天气寒冷,湖泊、沼泽结冰后,顺着汾水向南笔直推进,成为决战时的第三股势力。

  外围还有第四、第五股势力,第四是河东郡兵、豪强组成的联合军。

  这支军队应该是先行观望风向,再做决定。

  第五股势力是来自关中的援兵,数量不可能太多,只能从侧翼威胁河东联合军,增加他们战场上倒戈的精神负担。

  如果雀鼠谷北端关中兵打赢决战,期间河东联合军反戈,那么他们背后又有关中援兵堵路。

  等待河东联合军的只有灭亡。

  背叛、反戈的代价过于高昂,故而雀鼠谷北端决战胜负未分之际,河东人大概率按兵不动。

  若是关中兵败绩,这些人将化作最凶狠的狼群,扑咬上来,配合匈奴人、太原人完成聚歼。

  地图之上,黑白棋子错落有致。

  魏越暗暗推演,哪怕算上自己这些人,决战时的关中兵不可能突破两万五。

  就太原盆地的地形,与关中类似,都是赢家通吃,没有投降输一半的说法。

  等决战爆发时,就到了十月中下旬,数百骑逃入山谷还能存活,规模再多一些,只能饿死、冻死。

  这将是一场决定并州、关中北部主导权的战争,决定着未来是关中人抢匈奴,还是匈奴人抢关中的战役。

  魏越见黑熊、吕布盯着兵棋不言语,也是不敢言语,就连呼吸也尽可能轻缓一些。

  片刻之后,就见吕布站了起来,主动到外面站岗。

  黑熊则长叹一口气:“自我用兵以来,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仗。两万多人归我调度,实在是烫手。”

  魏越自诩亲近,也不好细问,就问:“牵招究竟能做到哪一步?他是想要挟将军,还是想乘机立威,以便执掌并州?”

  随即魏越又说:“还有一种可能,牵招与豪强联合出兵,并不在意胜负,来战场附近,只是为了宣扬威风,并搅乱将军与刘豹的部署,并伺机制衡,使将军、刘豹难以取得全功。”

  来当搅屎棍。

  黑熊听了点着头:“他是并州刺史,西河、上郡也归属并州,他的确有调解战争的资格。两万多人抵达战场,我与刘豹就算分出胜负,胜利的一方也必须给他一个面子,落败一方也将承受他的人情。”

  说着黑熊挑眉笑了笑:“如果形势发展到这一步,说明牵招在赌,赌我不敢主动背盟。”

  魏越听着也呵呵做笑起来,太原联合军抵达前线后,固营自守的实力还是有的。

  但离开晋阳向南行军时最为脆弱,经不起大规模骑兵的多方向冲击。

  野外决战的倍率很高,稍稍输一点,那就可能滚雪球,全军溃灭。

  不像攻坚战、守城战,可以慢慢的磨,打的不顺手还有个抢救弥补的机会。

  所以问题就来了,黑熊敢不敢主动袭击牵招?

  袭击的话,就如同背盟,会引发刘备、刘表的集体断盟。

  不袭击的话,牵招这两万人抵达战场,会成为决战时最大的干扰源。

  伪装匈奴人袭击牵招……没意义,牵招、太原豪强敢联合出兵向战场附近靠近,就说明匈奴人那里已经没问题了。

  匈奴人的目的是阻截自己,哪怕只是小小的胜利,也足够刘豹站稳。

  所以刘豹不介意牵招率兵来说和,至于牵招带着太原联合军袭击匈奴侧翼?

  这种事情概率太低了,太原豪强不可能对生意伙伴下手。

  他们与匈奴人之间的信赖关系,更为牢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xn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2xn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